9月4日上午9時,位于湖北英山縣紅山鎮的湖北萬和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里,工人們正緊張有序地包裝磚茶。
企業負責人蔣紅奎高興地說:“我們積極應對疫情,及時調整經營策略,產品由出口轉內銷,把過去茶農丟棄的老茶片變成了好財源。”隨后,蔣紅奎講述了“三個沒想到”!
沒想到:廢棄老茶片變成好財源
——無中生有辟出新賽道
蔣紅奎用“撿回來”的老茶片做萬和磚茶,源于一次思考和一次“偶然”。
英山縣是全國重點產茶縣,種茶歷史悠久。早在唐代,英山生產的“團黃”“蘄門”就與安徽“黃芽”并稱淮南三茗,被列為貢品運往長安。英山有近700家茶葉加工企業、大戶,均以生產名優茶和普通綠茶為主。英山云霧茶在市場上名氣不小,但與西湖龍井、云南普洱茶、安溪鐵觀音等一線品牌相比,英山茶卻賣不出好價錢。
蔣紅奎發現,每到茶葉采摘季節過后,大量的老茶片被遺棄在茶園,十分可惜。
“別人把它‘丟掉’了,我把它‘撿回來’變廢為寶。”蔣紅奎思量再三,決定做一款與眾不同的茶。
2015年,一次偶然機會,蔣紅奎結識了從新疆來英山尋找磚茶貨源的吳老板。得知廢棄的老茶片可以做磚茶,吳老板到英山實地考察后,決定和蔣紅奎合作。
拿到訂單后的蔣紅奎開始辦磚茶廠。2016年5月試投產,首批磚茶“發花”成功。
另辟“新賽道”,跑出新氣象。蔣紅奎的磚茶成了新疆消費者的搶手貨,還出口俄羅斯、巴基斯坦等國家,當年實現銷售收入1000多萬元。
沒想到:貿易出口變成國內銷售
——質量突圍闖出新市場
小小磚茶“誠信標簽”換來出口大訂單。
2020年3月11日,湖北萬和農業發展有限公司100噸出口俄羅斯的茯磚茶相關通行手續辦理完畢,這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該企業成交的首筆大訂單。
面對疫情挑戰,萬和磚茶憑借品質過硬和講誠信,磚茶出口形勢很好。
萬和精挑細選磚茶制作的原材料,20多道制作工序嚴格把關,檢測和試泡驗貨等環節一個不漏,良好的品質獲得了客商信任,每年出口磚茶近2000噸,創產值2000萬元。
“企業生產的磚茶貼上了‘免檢’標簽,這是品質和誠信換來的!”蔣紅奎回憶,2017年底,哈薩克斯坦一名客商來英山驗貨,對方帶著先進測試儀器,走進廠房逐一檢測產品,又反復試泡磚茶,最終下了50噸訂單,如今和蔣紅奎建立了長期合作。
去年3月9日,歐洲一客商打電話,請蔣紅奎緊急調貨200噸,并囑咐“保證品質,價格可以高點”。2018年9月,這名客商想購買60噸磚茶,談到訂金時,客商一直猶豫不決,當場面陷入僵局時,蔣紅奎底氣十足地說:“質量要是不好,我賠償雙倍的貨款給你。”聽完后,客商說了一句話:“有你這個承諾,我放心!”
去年下半年以來,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,國際需求萎縮,萬和磚茶訂單下滑,出口為零。全國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,國內市場需求加快釋放,為磚茶提供了廣闊的內銷市場。萬和團隊通過市場調研發現,國內的哈薩克族和維吾爾族等20多個少數民族有日常飲用磚茶的習慣,蔣紅奎及時將磚茶出口轉內銷,以質量取勝,在全球市場的“中國分場”培育競爭新優勢。
盡管受到疫情制約、出口等因素的影響,萬和磚茶2020年銷售額超1000萬元。
沒想到:三個商標齊上外包裝
——思想破冰孕育新藍海
TM是“商標”英文“Trademark”的縮寫,通常出現于商標的右上角或右下角,作為商標使用。
萬和一款磚茶的外包裝上,赫然印著帶有哈薩克文、維吾爾文、中文“三標合一”的TM標識。
“萬和磚茶要建立品牌,英山茶要加大在全國茶葉流通領域的知名度。”蔣紅奎介紹,當前磚茶生產入門門檻提高,國內磚茶生產廠家近500家,只有提升品質,做強品牌,萬和磚茶在競爭中才有一席之地。
英山大小茶企數百家,但賣的僅僅是茶葉,要把萬和磚茶與龍頭茶企整合在一起,既讓“老磚茶發新枝”,又讓“英山茶多韻味”。
蔣紅奎建議英山茶重振品牌,除了開發大眾化市場,還可瞄準有文化品位的中高端客戶。他們對茶情有獨鐘,又對茶文化有研究,泡茶、喝茶、玩茶的意境截然不同,要讓他們成為英山茶的“代言人”。
思想破冰孕育新藍海,萬和磚茶未來前景可期。
蔣紅奎計劃擴大企業產能,準備再上一條高科技生產線,變傳統人工制作為機器作業,日生產能力可提高一倍以上,每年滿負荷生產磚茶可達5000噸以上。
|